這些話半真半假,我便隻認做她内心天真的表證,但對這句話本身的觀點,我卻不大苟同。一個沒有個性的女人,任憑怎樣招搖都是不智的,越招搖,越顯得自己的俗陋。女人可以沒有姿色,卻不能沒有個性。譬如愛玲,也許稱不上絕代佳人,卻自有一番味道。&ldo;一襲拟古式齊膝的夾襖,超級寬身大袖,水紅綢子,用特别寬的黑緞鑲邊。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雲頭‐‐也許是如意。&rdo;這樣華麗頹唐的勁頭,不是特别的女子怎麼當的起?怎能穿着,舉手擡足滲地出味道?這個奇裝炫人的女子,如同她的文字一樣,的确給當時的上海增添了一抹豔異的色彩。在《更衣記》,愛玲說:中國男人的生活比女人自由得多,但衣服恰恰相反,單憑這一點,我就不願意做一個男子。像愛玲這樣不善言談的人,&ldo;衣服是一種語言,随身帶着的袖珍戲劇&rdo;,能夠看到自己的人生。财迷的擔當&ldo;生在現在,要繼續活下去而且活得稱心,真是難,就像&lso;雙手擘開生死路&rso;那樣艱難巨大的事,所以我們這一代的人對于物質生活,生命的本身,能夠多一點明了與愛悅,也是應當的。而對于我,蘇青就象征了物質生活。&rdo;這是愛玲對生活現實的态度。所以,她會因稿費與雜志編輯起争執,她會與車夫讨價還價。如胡蘭成所說:&ldo;她處事亦有她的條理,亦且不受欺侮。&rdo;又說:&ldo;愛玲每用錢,都是一種理直氣壯,是慷慨是節儉,皆不夾雜絲毫誇張。&rdo;我友離離也是一個滿身塵埃,亦抹不去慡利的女子,愛錢愛物,世俗的真,天真的可愛。與她言笑,時常模糊地想起一個人。近日複讀張愛玲,才蓦然悟醒,那個自己一直想不清朗的人就是愛鈴。二人的脾性頗有相近相通之處,一般是大家閨秀,一般的獨立剛烈,一般的&ldo;一錢如命&rdo;。愛玲從不諱言自己是個&ldo;财迷&rdo;。有許多關于錢精辟的言論。譬如,&ldo;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不知道錢的壞處,隻知道錢的好處。&rdo;又有:&ldo;錢太多了,就用不着考慮;完全沒有錢,也用不着考慮了。&rdo;&ldo;我母親是個清高的人,有錢的時候固然絕口不提錢,即至後來為錢逼迫得很厲害的時候也還把錢看得很輕。這種一塵不染的态度很引起我的反感,激我走到對面去,因此,一學會了&lso;拜金主義&rso;這名詞,我就堅持我是拜金主義者。&rdo;生活中的愛玲也常常喜歡以自食其力的市民自诩,而這小市民是真可愛,叫人忍不住歡喜。她内心光照萬物,對人世有華麗的期望。所以愛戀世俗生活享受。但在人生關節路口,該當決斷的時候,她又能斷然舍棄。錢,對愛玲而言從來不是關系根本,不可牽動她的心意。好像一九三七年的那個冬夜,愛玲深一腳淺一腳地逃到大街上。街燈下隻看見街道一片寒灰,寂寂的冷,被禁閉已久的她終于再次站在外面的天空下。她斷然地離開富裕的父親,投奔經濟拮據的母親。在這之前,何幹給她帶來母親的消息。母親讓她想清楚:&ldo;跟了我,可是一個錢都沒有。跟你父親将來張家的家産還有你一份!要你自己想清楚,将來不能後悔!&rdo;雖然張佩綸在世時張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愛玲的父親又敗了不少,可畢竟是曾經的世家望族,和賈府一樣,&ldo;瘦死的駱駝比馬大&rdo;。當年李鴻章送給女兒的嫁妝就蔚為可觀,加上張家祖先留下的産業,底子還是有一些,至少表面上仍舊能維持住舊日的生活氣派。愛玲思考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出走。和姑姑住在一起時,也常常遭遇生活的窘境。曾經有一個階段,姑姑被洋行裁了員,愛玲繼續在讀書。母親在新加坡,生死下落不明,父親那邊的一切早就與她無關了。生逢亂世,又在打仗,誰也顧不到她,誰也怪不了誰。愛玲趴在愛丁頓公寓的陽台上,聽電車回家叮鈴鈴的聲音和街道上喧嘩的人聲。世聲喧雜,旁人一眼滑過的東西,她總能看出妙處來。以往,六樓的高度無形中讓她得以用俯瞰的姿态面對生活,現在她卻不得不面對金錢。迫于生計,她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這個發現讓我有小小的竊喜,她也如我一般,并非懷揣着文學夢才一路殺奔到這塊田地裡來的。她需要憂心柴米油鹽和房租的費用‐‐當時住的愛丁頓公寓,房租算是很高的。姑姑又不和她客氣,老老實實各付一半,锱铢必較。她打碎塊玻璃,任是财務危機也得趕緊配上……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陌上花開緩緩歸 美人何處 火影:穿越之開局戰國住進斑爺家 摔了一跤,再睜眼成了極品老婦 大小姐她修的是無情道 迷幻領域展開,歡迎來到數碼世界 重生成高冷師叔的小尾巴 要定你言承旭 當時隻道是尋常 人在高武,無限強大 穿越之女主的金手指很給力 人生若隻如初見 思無邪 諸天詭道 世有桃花 溫柔控 劍道邪尊 觀音 東宮囚我 假千金偷我人生,劇透後我嘎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