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讀小說

筆趣讀小說>我真不是朱三太子樣樣稀松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廉臣于成龍(第1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廉臣于成龍(第1頁)

誰都能做弄潮兒,隻看你能不能抓住機會,有沒有那個本事和能耐。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不是誰都能應勢而起。

現在任命的官吏,都還很守規矩。

一是光複之初,百廢待興,工作比較繁瑣,還沒那個心思和膽量;其次則是有上進之心,努力幹好工作,隻等大明光複,便能再加官晉爵。

你想啊,北方那麼大的地方,需要多少官員治理?皇帝肯定會用自己信任的,以及政績官聲好的。

到時候,縣官變府尹,府尹變巡撫,少說也能升上一級半級。甚至于,朝堂上的官員也不多,肯定也會擇優而晉。

升官的前途光明,發财的欲望便被壓了下去。因小失大,不值得。

況且,督察院的于成龍,剛剛簡拔上任,正瞪着大眼珠子要嚴懲貪腐,誰也不想被這個六親不認的家夥抓典型。

開國之初,多半都是這樣的氣象。承平日久,蠅營狗苟、人心腐化才會更多,以緻泛濫。

所以,黃立要未雨綢缪,建立起比較嚴密的監察機制。明的有督察院,暗的有國安部,還有一個措施,就是舉報上訪。

當然,這不是黃立的獨創,而是古已有之的制度。

漢朝時,颍川郡守趙廣漢,找工匠制作“缿筒”,挂在街頭巷尾,鼓勵百姓舉報惡霸劣紳的不法之舉。這應該算是最早的檢舉箱了。

唐代于東西朝堂分置肺石及登聞鼓,有冤不能自伸者,立肺石之上,或撾登聞鼓。立石者左監門衛奏聞,撾鼓者右監門衛奏聞。

而登聞鼓的最早記載是在晉朝的晉武帝,百姓可以随時擊鼓表達訴求。每個登聞鼓旁都有專人接待,他們會将百姓的冤情寫在狀紙上,彙報給朝廷。

到了宋朝,登聞鼓舉報的制度逐漸完善,朝廷不但在各地衙門設置登聞鼓,還設立了管理登聞鼓的部門。

但到了清朝,檢舉制度就幾乎流于形式。民告官,不僅程度繁瑣,還會有種種刁難,比如滾釘闆、打闆子等等。

堵住了民衆的嘴,也造成了官場腐敗泛濫難抑的局面。愚蠢至極!

黃立閱看着督察院呈上的設立登聞鼓,以及如何管理的奏疏,不時擡頭看一眼,殿下躬身肅立的于成龍。

于成龍這回沒穿得補丁撂補丁,腳上的靴子也算幹淨,但皇帝的賜座,他卻堅拒不受。

如果象曆史上那般,穿着破爛,臉手粗糙,于成龍倒是跟田裡的莊稼漢,沒有太大的區别。

“于卿,俸祿可夠家裡花銷?”皇帝擡起頭,并沒有先說正事,倒是有些調侃地微笑詢問。

“啟奏萬歲,俸祿足夠花銷,還比以前能多吃幾頓肉。”于成龍死闆着臉,如實地回奏。

黃立笑了笑,說道:“慈幼院自有朝廷财政支應,于卿倒也不必自家花費。齊家治國平天下,家裡生活還是先要照顧到的。”

于成龍為啥窮,一是不收火耗,不收孝敬;其次則是自己花銀子搞慈善,比如建“養濟院”,救濟衣食無着、無親故的貧窮人和無人侍養的老人。

而現在大明,鑄造銀币,也就沒有了火耗。地方建慈幼院、養濟院,也不用個人再掏錢。

更重要的一點,于成龍不再管地方,在朝廷任職,也就沒太多需要自己花錢的事情。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高武精神病,雙穿末日撿黃金  諾曼蒂事務所  詭道仙癫  鎮守禁地被審判?誰還慣着你們啊  帶着淘寶系統穿七零  玄幻界第一大惡人  請不要叫我廢材  千陣圖  大宋潑皮  仙緣情劫  春風度湘  靈幻異界:绯紅凝月之殇  盤龍:我有噬神鼠分身  文明:從綠皮獸人開始  我的序列名單  沉都來客  神話終歌  三歲甩一杆,小小漁村釣神龍  歸途之紀環傳  畫中客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