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共政治局做出吞并波羅的海三國的決定之時,已經做好了德國出兵幹涉的打算。從6月26日開始行動後,蘇聯始終沒有遭到任何軍事威脅。
進入7月,英德之間的空戰讓兩國無暇顧及。更降低了蘇聯的顧及,讓蘇聯能夠放手去做。蘇聯這幾年經濟很好,波羅的海三國與蘇聯的經貿關系比較密切,加上三國國内也有不少俄國血統的人口,吞并行動進行的十分順利。
到了8月12日,波羅的海三國就成為了蘇聯的第13、14、15個加盟共和國。
在蘇共政治局内,滿是頌揚斯大林總書記的聲音。曾經對蘇共很多政策表示不滿的俄國民族主義者們也改變了對蘇共的看法,認為蘇共代表了俄國的利益。
吞并了波羅的海三國後,斯大林才聯絡中國,希望派遣蘇共外交人民委員會委員莫洛托夫訪華。何銳是結束了中央經濟會議後才看的文件,此時何銳累的要死,完全沒有繼續工作的心情。
法國戰敗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中法合作的核心是維護強勢法郎。由于法郎與中國彙率穩定,法郎強勢就意味着中國元強勢。随着法國的戰敗,強勢法郎不複存在。中國為了不與納粹德國合作,不得不切斷了與法國的經貿往來。現在,中國元隻能依靠中國自己來支撐。
國務院經濟工作小組的同志們雖然在過去十幾年中拼命學習各種國際金融知識,增加工作經驗,面對獨立建設一個中國元為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的緊迫現狀,這幫家夥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何銳隻是知道些國際金融體系的基本條件,國務院的同志們在金融領域上的具體知識可比何銳豐富得多。所以工作會議就成了一個資金申請會議,為了建成國際金融體系,首先要假設大量的專用通訊線路,之後還需要保護這些通訊線路。金融霸權必須建立在軍事霸權的基礎之上,沒有軍事霸權的保護,連通訊設備的安全都無法保證。
靠在椅子上休息了好一陣,何銳才拿起了必須處理的幾份報告。第一份就是蘇聯想派遣特使前來的消息,在旁邊的文件是蘇聯如何吞并波羅的海三國的過程。
何銳并沒讀過波羅的海三國被吞并的具體過程,此時抱着把這個當做娛樂讀物看的心情讀了起來。
蘇聯先是扶植起波羅的海三國内的親蘇政黨,之後在波羅的海三國旁邊搞大規模軍事演習。波羅的海三國人口加起來還沒1940年的蘇聯軍隊多,被這大規模軍事演習下的瑟瑟發抖。随即與蘇聯簽署了和平條約,條約中規定,一旦波羅的海三國出現不穩定情況,蘇聯有權幫助三國政府恢複秩序。
通過條約獲得進入波羅的海三國的權力,蘇聯确定這三國沒有和蘇聯開戰的勇氣。随即以“蘇軍士兵走失”為借口,揮軍進入波羅的海三國。
執行到這一步,有了吞并波蘭東部經驗的蘇聯就感覺很熟悉了。将波羅的海三國的軍隊解除武裝,幹掉反對者,尤其是知識分子階層。之後将蘇聯扶植的政黨推上執政黨的位置,執政黨簽署了與蘇聯合并的協議,到了8月12日,波羅的海三國中的最後一個國家拉脫維亞被蘇聯吞并。
“哈哈!”何銳笑着把資料扔回到桌子上。日本會搞“士兵走失”,蘇聯搞的居然是相同的把戲,這個點的确讓何銳心情得到了大大舒緩。
再拿起蘇聯派遣特使的報告,何銳覺得斯大林總書記要麼是飄了,要麼是過于緊張。還有一種可能,斯大林為德國的戰鬥力而緊張,同時為了實現俄國民族主義理念而飄了。
何銳不在乎斯大林本人的心路曆史。中國南下接管印度支那前,先通知了蘇聯與世界各國。而蘇聯吞并波羅的海三國并沒有事先告知中國,這在外交上屬于對中國表達極為不信任的态度。現在派莫洛托夫來見何銳,斯大林真的是想太多。
如果何銳此時見了莫洛托夫,就等于是以蘇聯小弟自居。何銳怎麼可能答應。想了想,何銳在文件上批示,“這隻是一場外交部長級别的會面。”
首發&:塔>-讀小說
中國外交部到8月15日給蘇聯回電,中國外長李時光将與莫洛托夫會面。原本中國外交部想用更低的待遇接待莫洛托夫,譬如派東歐司司長見莫洛托夫。但當下的世界烽煙四起,歐洲戰争并沒有熄滅的迹象,在這種時候不适合對蘇聯表達的過于強硬。這才做出了一點點的妥協。
消息傳回到蘇共政治局,立刻引發了一陣對何銳的嘲諷。在蘇共政治局委員們看來,何銳這就是又當又立。中國可以吞并法屬印度支那,憑什麼蘇聯就不能收回波羅的海三國?!
布哈林就猛烈抨擊道:“中國已經顯現出帝國主義的傲慢,這很危險!”
如此發言得到了相當多蘇聯政治局委員們的贊同。斯大林則慢慢抽着煙鬥,思忖着何銳到底是什麼意思。
出于政治上的禮貌,中國南下接管法屬印度支哪前,已經将行動告知給了斯大林。斯大林認為中國也許并不是真的想将法屬印度支那變成中國的國土,大概會繼續按照朝鮮模式去經營,朝鮮模式在蘇聯看來就是建立起衛星國。
蘇聯研究機構認真研究過中國建設勢力範圍的模式,給蘇共中央的報告中還引用了不少歐洲學者的觀點。歐洲學者用中國傳統的“天朝朝貢制度”與何銳處置朝鮮、阿薩姆、上緬甸的行動對比,推導出何銳現在的手段是中國傳統建立勢力範圍手段的結論。
斯大林并不認為何銳是一個傲慢的人,中國當下的反應讓斯大林感覺到很不解。
蘇共中央成員并不認為中國現在的态度對蘇共很重要,讨論的方向很快就轉入如何應對來自德國的壓力。緊跟斯大林政策的委員們認為,隻要蘇聯在1942年完成第三個五年計劃,蘇聯的工業實力就位居世界第三,冠絕歐洲。
這是非常紮實的巨大優勢,蘇聯在原材料采集(采礦)業,原材料加工以及軍工技術領域方面追平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代差,軍事裝備産量遠超德國。
雖然蘇聯的輕工業品産量差強人意,但是中國為了獲得蘇聯的原材料,在輕工業品貿易上沒有設置任何障礙。蘇聯的原材料采集業有着非常巨大的産能,足以用原材料支付中蘇兩國的貿易額度。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奧特:你隻是個殘次品罷了 奪回身體後,聲名狼藉的郡主殺瘋了 史上最強道術師 小媳婦的故事 草木為鄰 一人之下:我在内景開派對 海賊:我隻想掙大錢而已 萌寶駕到:總裁爹地寵翻天 沱沱河的夜空 我在盤龍世界發放系統 隻走身不動心可以嗎? 鬥羅之開局拿下冰火兩儀眼 仙子别動心,助我修行而已 影視世界從慶餘年開始争霸諸天 雪蓮女孩 看一看 姐姐非要換親?我嫁首長她悔哭了 精靈寶可夢之旅 别管我,我在女尊世界已經淪陷了 在慶餘年中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