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這話沒有錯,我們身是相,心也是相,物質世界無一不是相。
我們的心不跟着外面現象走,當下就清淨,清淨就寂滅,寂滅就是菩提。
《楞嚴經》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哪一個人肯狂心頓歇呢?你說,我狂心歇了,一心隻想修佛。
這修佛的心還是狂心,狂得還更厲害,一切心都是狂心。
歇是人休息,一切放下,歇就是菩提。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你說我打起坐來一片光,有時氣在背上轉,這都是你的意識在觀察。
放下就是,不觀是菩提,菩提大道沒有一切緣慮之心。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不行不是不走路,行是五蘊的那個行。
像你們打坐都在憶念,在想昨天那個境界怎麼了?
我現在是不是到了老師說的初禅邊上了?
都在憶念佛經的道理,不是在回想就是在妄念。
何以我們清淨不了?
因為行蘊空不了,你想空它空不了。
所以叫你們要研究唯識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那個動、勢、時間,你想空它也空不了,這些屬于行蘊。
譬如你打坐時再清淨,你的血脈還在流通,心髒并沒有停下來,那是肉體上行蘊的作用。
五蘊皆空談何容易啊!所以說“不行”,行蘊清淨了,才是菩提。
“斷是菩提,舍諸見故。”小乘法門告訴我們斷惑證真,就是斷見惑思惑,思想觀念上有任何一點懷疑都要把它斷了,貪嗔癡慢疑都要斷。
斷惑證到真如,得道了。
你看,《金剛經》的另一個名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是能斷,且斷了。
你說你出家很多年了,一切都切斷了。
談何容易啊!念念之間念念斷,斷就是放下,就是菩提。“舍諸見”就是一切主觀成見都沒有了。
“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為什麼講離,離什麼?真正學佛的人先要發出離心。
出離什麼地方?
出離三界,是跳出塵網之心,如果連出離心都沒有發起,還自稱在學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真正發起出離心的人,平常是不起任何妄想的。
譬如有人出家了,對燈紅酒綠沒有任何留戀了,但是還喜歡山水風景,雖然風景清淨,這仍然是着迷,一念有情已經被捆縛住了。
愛清淨同愛燈紅酒綠一樣是愛,一有愛念就被黏住了。
你說我什麼都不要了,就想住房子。
你還有廟子的觀念就應該丢掉了,哪裡不是廟子啊?有些人抱怨沒有地方打坐,我告訴你,廁所裡都可以打坐,我有一段時間環境不好,隻有一張辦公桌,寫東西在桌上,要打坐時把書搬開坐上去,吃飯也在這桌上,哪裡不可以打坐?再連辦公桌都沒有了,你站着總可以吧?
非坐着才能證菩提嗎?你不能發起出離心,對世間有分别,這樣是離塵嗎?那樣是沒有跳出,就不行。
一念出離,哪個地方不可以坐,不可以入定?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障礙就是菩提,為什麼呢?你把一切的願、一切的欲求都擋開了,當下即是菩提。
“不入是菩提,無貪着故。”六根也叫作六入,人随時都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進入清淨,能一切處不入就證得菩提了,因為于一切處不貪。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綜漫同人)披上原神角色皮穿越異世界番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民國諜王之我能搜集記憶碎片 一胎三寶:大佬媽咪飒爆了 上山打野豬的第一本書 徐徐情深 規則怪談:要求我張三遵守規則? 真有神仙麼 櫻桃大佬他又甜又軟 一夜宿醉後,我被大叔罰了100遍家規+番外 全民轉職:開局覺醒酒劍仙! 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後我多胎了! 八十年代真千金 神石戰紀凡人的逆襲神話 左不過重頭再來 我家夫人病好了 嬌妻重生後,盛先生不偏執了 女尊之夫郎在懷 農家香娘種田忙 我是隻正經狐[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