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到袁慎和程少商的相識……
那還是不得不先提一下太子殿下和袁善見的初見!
那是袁善見十八歲時,文帝邀請天下大儒前往都城講經。但清流領袖,白鹿山書院,皇甫儀大儒卻沒有來,隻派了弟子袁善見代師出席。
而袁善見其人,也不愧是膠東袁氏的麒麟兒,白鹿山學子中公認的第一人,年僅十八,就才高八鬥。最終于辯經會上一戰成名,才名遠揚。
隐約有了天下第一才子之名……
這點讓孫若清一度非常驚訝,因為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袁善見頂着那麼個招刀的名号三年了,難得,至今還沒被人打落神壇。
咳咳咳,扯遠了。
袁善見成名後這三年裡,是怎麼穩坐自己第一才子美譽的事,姑且不論。
重點是他成名之後,儲妃娘娘見獵心喜,便請太子出面,邀他去抄書大隊裡,給裡面一群半大小子開了一堂特邀課。
太子本身也是愛好結交才子的,袁善見作為世家公子代表,當代儒家接班人,對太子也有親近、考察之意,他就去了。
去了以後,發現抄書大隊裡,好苗子是有的,但是師資水平就比較一般,而且畢竟學生都是貧苦出身,大部分人連寒門都算不上。從小眼界見識擺在這裡,和白鹿山裡群英荟萃的士子們差别略大。
太子對于袁慎直白說出的他的發現,面不改色心不跳。
因為雖然孫家抄書大隊裡,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吃的用的住的一切,都來自于儲妃私房。
并因為儲妃和太子的關系,而在畢業之後,常以太子門生自居。
但太子殿下從來不在外面反駁抄書大隊的自稱,隻是因為和儲妃夫妻情深,不分你我而已。
本質上說,太子并不認為曆屆抄書大隊成員,真和自己有什麼師徒關系。
所以袁慎擺明了看不起“太子門生”的學習水平,太子殿下當然也不會因此覺得羞辱或其他。
反而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并坦然告訴袁慎,請他來這邊友情講課,就是為了讓抄書大隊的孩子們見賢思齊的。
袁善見因此倒對太子高看了眼。
覺得這位儲君看着才幹不顯——但為君者,本與臣子不同,也不需要才華橫溢,隻需心懷仁德,看重賢才,納谏如流,知人善用。也就能夠成為一代仁君、聖君了。
袁善見就留在抄書大隊裡,幹了三個月先生。
期間以他過目不忘的能力,詳細了解了抄書大隊,一千多号人的能力水平。
然後判斷,
這一千多号人裡面,不看所謂“太子門生”的虛名,平均每人外放出去,做個小吏都綽綽有餘。
再磨練兩年,當個六品小官也八成不失職。
這個數據,令袁善見一時悚然。
因為他算算便知,現在全國上下,官員數目加一起也就六千多人而已。
而一件衆所周知的秘密: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自古天下,無論誰做皇帝,都必須要禮敬世家。原因就是,皇帝是國家的頭腦心髒,百姓是國家的血,将士是國家的骨骼,世家卻是國家的經絡……
如果沒有世家的支撐,頭腦心髒是無法将營養傳輸入血液裡,骨骼也撐不住身體的。
因為世家裡的各種人才儲備多。
世家占據了天下八成的書籍、知識、各種文化結晶……世家子弟出身高貴,眼界開闊。不愁吃穿,可以專心向學……
這種種條件,都是普通庶民終生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現在,
袁善見發現,太子竟在試圖打破這種世家對社會的主控地位。
一千多号,甚至更多官員儲備,一旦全放出去。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極端條件下,太子完全可以興兵抄了世家滿門,然後用自己的嫡系治理地方!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法眼淵緣 我是宇航員,重生後的我慌了 山人神棍鬼魅之阿爾卑斯神殿 枕邊良人 重生成隔壁陸爺的小嬌嬌 修仙之召喚三界諸神 開局同學會上中獎兩億五千萬 穿越之華夏血脈 英靈祭:全面戰争 都市沉浮 這個神仙不靠譜 不滅道體 天運理 都市星落傳 南天門計劃:從愛情公寓開始 長夢傳 你跟我講這是超展開?! 網遊之神偷盜賊 一夜成瘾,禁欲佛子日日寵 末世我是喪屍想幹啥就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