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讀小說

筆趣讀小說>天香+番外 > 第234頁(第1頁)

第234頁(第1頁)

&ldo;七郎的法子,與當地官員無異,春風化雨,徐徐圖之,這不能說他們錯了,但依臣看,收效甚微。我們去渤州,固然可以仗着皇子的身份,令當地士族對我們假以顔色,上演一出好戲,給我們制造海盜賊寇已除的假象,然而隻要我們一走,這些寇匪又都會死灰複燃。究其根由,隻因當地望族早已樹大根深,枝葉繁茂,非狂風雷霆無以掃之!&rdo;皇帝玩味:&ldo;這麼說,你還覺得自己做對了?&rdo;當時夏侯渝和夏侯洵離京之前,他就授予兩個兒子可以事急從權,調撥府兵的權力,印信同樣是一人一半,也就是說,必須兩人都同意調兵,才能調得動。想也知道,夏侯洵主穩,夏侯渝要動刀槍,他肯定不同意,兩人在渤州必然發生了很不愉快的事情,以緻于夏侯洵先回京面禀的時候,就在皇帝面前不動聲色狠狠告了一狀。得虧皇帝不是那等偏聽偏信的人,不然現在等待夏侯渝的,也許就是一紙治罪的诏書了。幸而結果并不算差,夏侯渝殺雞儆猴的效果是達到了,賊匪一網打盡,與之勾結的那兩戶望族也悉數落網,族長直接殺了,族人則押送至京城問罪,其他人都被吓壞了,紛紛坦白從寬,連帶先前那些态度暧昧不清的官員,同樣也不敢再左右搖擺。不過随之而來的,是一封接一封彈劾的奏疏,自渤州發來,擺在皇帝案前,狀告夏侯渝草菅人命,危害百姓。老實說,就連皇帝也沒料到夏侯渝會如此膽大妄為,拿着自己的那一半印信,不知怎麼就忽悠了當地府兵都尉出兵,真不知該說他敢作敢為,還是魯莽沖動。夏侯渝叩首:&ldo;若臣能在渤州待上幾年,或許會選擇七郎的法子,但我們這次去,至多不過一兩個月,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剿滅賊匪,一絕後患,便隻能用雷霆手段,臣在渤州時聽聞京城有變,不由擔心陛下安危,心中惶急,故而行事也多了幾分莽撞,差事辦得不算好,還請陛下恕罪。&rdo;皇帝哦了一聲:&ldo;既然你也覺得自己有罪,那便給你兩年時間,讓你回去将殘局收拾好再回來,如何?&rdo;夏侯渝沒想到皇帝會這樣說,一時竟愣住了。見他難得露出吃癟的表情,皇帝終于暢快一些,手指點點他:&ldo;現在知道怕了?朕讓你去渤州收拾爛攤子,你卻給朕弄出一個更大的爛攤子,這份罪過要如何彌補?&rdo;夏侯渝委屈道:&ldo;臣辦砸了差事,陛下想怎麼罰,臣都無二話。&rdo;實際上夏侯渝并非當真莽撞,他在渤州的時候,就已經摸清皇帝的思路,如果皇帝想要用夏侯洵的法子,那也不必特地派他們兩個過去了,士族與賊匪勾結,竟連官員也不敢管,還要反過來讨好他們,這本身就是目無王法的表現,說白了,這些人仗着自己是土皇帝,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更不把皇帝當回事。這些年來,皇帝一直緻力于扶持寒門,打壓士族,自然不肯放過這個發作的由頭,所以夏侯渝的做法,看似蠻橫,其實反倒合了皇帝的意,這件事傳到京城之後,當即便有不少士族出身的官員兔死狐悲,為那些渤州士族求情,但皇帝一概不理,因為他很明白,如果不借着這個機會将這股士族的勢力打壓下去,以後隻會更難收拾。包括并吞吳越和南平之後,皇帝下令将當地士族遷至京城,又選拔一些人入朝為官,同時在吳越、南平等地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将這些地方納入科舉的範圍,甚至是顧香生提議建藏書樓的事情,也被他活學活用,分别在原先的吳越和南平京城各建兩座書樓,以供當地學子讀書進學之用,尋常進去閱覽書籍的,需交一定費用,但若是在鄉學、縣學等表現優異,或者身具功名者,則可免費進入,甚至還可以被書樓邀請題名留字,供後人瞻仰。讀書人求的無非是個名,這樣一來,無疑大大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順帶激勵那些寒門子弟上進求學,這些人沒有背景根基,考上功名之後,能依靠效忠的自然就隻有皇帝,正所謂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皇帝要與士族抗衡,靠的自然也是這些人。皇帝的這些用心,非但孔道周看出來了,夏侯渝也看出來了,所以他才會在渤州放手施為,而不必擔心被皇帝怪罪,隻要有皇帝給他撐腰,其餘那些彈劾,其實也不足為慮。反過來,如果皇帝覺得不好,那有再多人幫忙說好話,又有什麼用呢?換作以往,如果有人被訓斥了還敢擺出這麼一副委屈的面孔,不說旁人,就像剛剛的夏侯淳,皇帝也絕不會給什麼好臉色。不過此刻對着夏侯渝,他雖然同樣是罵,卻透着一股親昵勁兒,一股父親對兒子,長輩對晚輩的親昵,夏侯渝若還不趁機打蛇随棍上,那他就不叫夏侯渝了。果不其然,皇帝聽見他這副委委屈屈的面孔,非但沒有大發雷霆,反而笑了起來:&ldo;你還委屈了不成?朕問你,你聽見宮裡出事,怎麼沒像你七弟那樣趕緊回京來,反倒還要堅持把差事辦完?莫不是在你心裡,朕的安危還比差事重要?&rdo;當時的情況下,夏侯渝那些兄弟們,除了老三有賊心沒賊膽,老八見機得快懸崖勒馬之外,但凡有點膽量算計的,聽見宮裡出事,個個都往裡頭趕,就算夏侯洵這種身在外地的,也都匆匆回京,生怕錯過時機,被人抛在後頭。唯獨夏侯渝,還堅持将渤州的差事辦完,雖然隻遲了兩天出發,但時間寶貴,這兩天的差别大了去了,曆史上因為晚了一步而錯失皇位的例子也不是沒有,所以大家覺得,夏侯渝此舉,不是缺心眼,就是死心眼。但夏侯渝不這麼認為。&ldo;陛下明鑒,當時聽說宮裡出事,臣五内俱焚,恨不得插翅飛回來,但差事是差事,陛下讓臣辦差,臣就必須将差事辦好,如此方才不辜負陛下的信任。表孝心的方式有許多種,像大兄,七郎那樣自然孝心可嘉,八郎那樣因為擔心陛下而發瘋的,同樣其情可憫。&rdo;他假裝沒聽見皇帝的冷哼聲,繼續道:&ldo;兄弟們能幹,有他們在陛下身邊,臣也盡可放心,先将差事辦好,方能對得起陛下對臣的一番寄望。自古忠孝兩難全,臣隻能擇一為之,幸好陛下安然無恙……&rdo;皇帝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夏侯渝臉上病色未去,看着比往日憔悴許多,加上面容慘淡哀戚,毫無作僞,令人看了心情也跟着沉重起來。&ldo;行了行了,朕也沒有當真怪罪于你!&rdo;夏侯禮的聲音緩和下來,甚至朝他招招手:&ldo;起身說話,太醫說你染了時疫,一條小命差點就丢在半路了,樂正,給他弄張胡椅來。&rdo;夏侯渝慢吞吞地爬起來,動作看着遲緩不少,饒是夏侯禮這個當皇帝又當爹的鐵石心腸,心頭也不由得為之一軟。&ldo;回來之後你好生養着,這些日子就不要往外跑了。&rdo;夏侯渝恭聲應是,又擡頭笑道:&ldo;還是陛下心疼臣!&rdo;夏侯禮沒好氣:&ldo;把眼淚擦擦,男人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原本長得就女氣了,再作這種小女兒之态,成何體統!&rdo;見夏侯渝擺出一副恭聆聖訓的态度,皇帝頓了頓,又道:&ldo;今日小朝會上議定了一件事,朕決意對魏用兵,齊軍已經陳兵邊境,集結完畢,不日便可出兵。&rdo;夏侯渝吃了一驚。方才他在外面,見衆人出來是面色鄭重,就知道朝會上一定說了什麼事,卻也沒想到居然是對魏宣戰。但仔細想想,這似乎也不出意料。吳越和南平現在都已經納入齊國版圖,齊國志在天下,首先需要面對的攔路虎就是魏國,解決了魏國,大理那些也就不在話下。現在借着起火事件,皇帝順便把那些不安分不和諧的聲音給收拾了,内部沒有人敢在這種時候跳出來反對,打仗的時機的确是最好的。那些世家士族正擔心皇帝下一個會對他們開刀,皇帝卻轉而針對魏國去了,他們樂得矛盾轉移,為了讨好皇帝,自然也會竭盡全力幫忙備戰,因為如果能夠把魏國拿下來,他們得到的好處也不會小,這是兩相得利的好事。皇帝道:&ldo;朕本還想讓你随軍出征,長點見識,不過現在看你病怏怏的,隻怕是出去沒兩天就得被人擡着回來了。&rdo;夏侯渝聞言,不由暗暗松了口氣。在旁人看來,伐魏是一份天大的功勞,但夏侯渝卻不願沾惹。且不說輸赢,便是顧及顧香生的感受,他也不會去碰這件事。人生一世,總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固然有意于皇位,卻不想為了皇位就不顧一切。那樣就不是征服皇位,而是被皇位征服了。皇帝似乎看出他的心思:&ldo;怎麼,你好像還挺高興的?&rdo;夏侯渝笑道:&ldo;臣聽說能偷懶,便暗自竊喜了一下。&rdo;&ldo;沒出息!&rdo;皇帝冷哼,&ldo;你敢說自己不是為了顧香生?&rdo;見夏侯渝沒回答,似乎被問得愣住了,皇帝挑高了眉毛:&ldo;怎麼,被說中心事反倒不敢承認了?&rdo;夏侯渝斟酌詞句,慢慢道:&ldo;臣是在想,要如何說才合适。&rdo;皇帝:&ldo;那你想好了?&rdo;夏侯渝:&ldo;想好了。&rdo;皇帝:&ldo;說。&rdo;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天算  相思成灰  民國奇譚之一·百花亭  言猶在耳+番外  烽火佳人:少帥的神秘嬌妻  曾是驚鴻照影來+番外  醒醒!那個面癱萌妹她扛着刀  顧念的奇緣  陛下他總是假正經  暗戀  人生赢家進化論/挫貨大戰高富萌+番外  幻音之境+番外  倚天  家有一隻喵星人  天之驕女+番外  離婚後被頂級娘家接回,她孕吐了  一生一世笑皇途  撞鬼記+番外  買活  民國奇譚之二·黃紙奇案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标簽